基础护理知识:动静脉内瘘穿刺护理经验1 血管穿刺前准备1.1首先应该是检查内瘘血管成熟度。内瘘成熟需要3-4周,所谓成熟是指静脉明显扩张,动脉化,去北京天坛医院血管 X线或MRI 检查确诊。

基础护理知识:动静脉内瘘穿刺的护理体会

1、基础护理知识:动静脉内瘘穿刺的护理体会

1 血管穿刺前的准备1.1首先应该是检查内瘘血管成熟度。内瘘成熟需要3-4周。所谓成熟,是指静脉明显扩张,动脉化-0。1.2先了解内瘘的方式,吻合的位置和方向血管再决定穿刺的位置和方向。一般动脉穿刺点在造口处3 ~ 4 cm。根据血管的充盈情况,决定是顺血流方向穿刺还是逆血流方向穿刺。

动静脉内瘘的生活常识

穿刺点应相距5 ~ 10厘米。医学教育网如果出现肢体水肿,可以采用局部按压的方式进行暴露血管。如果血管扩张不好,可用止血带扎住肢体近端,待血管充盈后再进行穿刺。穿刺针第一次使用时,输入血管后应立即松开,穿刺点用无菌纱布轻压,以防渗血和血肿。1.4穿刺针一般选用16号不锈钢硅化穿刺针。2 血管 2.1穿刺暴露患者扩张的静脉,用碘酒和酒精消毒,在距吻合口3 ~ 5 cm处穿刺动脉抽出血液,再沿血流方向穿刺心脏附近的静脉,使血液进入体内。

动静脉瘘的临床表现

2、动静脉内瘘的生活常识

1。什么是动静脉瘘?因为血液透析需要长期有规律的进行,所以需要建立一个有足够血流量的a 血管通道进行抽血。这样的通道是血液透析患者的主要血管通道,是维持患者生存的生命线。临床上通过手术方法人为造成动静脉之间的“短路”,标准术语是动静脉瘘。当然早期也有使用外瘘的,就是用硅胶管直接连接动静脉,但现在基本不用了,因为操作复杂,容易感染,对血管损伤大。

这是因为血液透析为了保证效果和防止凝血,需要快速稳定的抽血速度,同时由于频繁透析,容易穿刺和修复。浅静脉不够充盈,静脉血无法大量流出透析机,透析效果不理想。但动脉太深,穿刺困难,血管修复慢,不利于反复穿刺。动静脉内瘘手术就是利用手术来建立这样一个/通道,用于长期血液透析。

3、动静脉瘘的临床表现

急性获得性动静脉瘘可在损伤后立即出现,也可在动静脉通道外的血块溶解后出现,损伤部位有血肿,多有震颤和杂音。慢性动静脉瘘患者患肢肿胀、麻木、疼痛、无力。搏动的肿块内有嗡嗡声。心力衰竭的人可能会胸闷、心悸、气短。常见的标志有:1。瘘管区有杂音和震颤。无论动静脉瘘大小如何,动静脉瘘内均可听到典型的、粗糙的、持续的隆隆声,称为“机器样”杂音。

这种杂音区别于假性动脉瘤引起的舒张期微弱杂音和动脉狭窄引起的收缩期杂音。2.脉率加快是静脉回流血量增加引起的班布里奇反射或平均动脉压降低引起的心脏工作负荷增加的结果。3.心脏增大和心力衰竭由于大量血液通过瘘管迅速流入静脉,静脉压升高,心脏回流血量增加,引起心脏增大。心脏的逐渐增大会导致心力衰竭。心脏增大和心力衰竭的程度与瘘管的大小、位置和持续时间密切相关。

4、动静脉瘘

1。病因:1。穿透性损伤大多数获得性损伤都是由穿透性损伤引起的。如各种穿刺伤,尤其是高速子弹、钠铁、玻璃碎片飞伤。损伤时,同一鞘内的动、静脉一起损伤。闭合性骨折是由尖锐的骨折端或碎骨碎片刺穿附近引起的血管。经皮动脉造影和术中创伤是最常见的原因。第四,五个腰椎间盘靠近髂骨血管,取出椎间盘时容易造成髂骨血管的损伤。一般穿通伤外口很小,因为相邻肌肉软组织阻止大量出血,在局部软组织形成血肿,血肿机化后形成囊壁。

脾肾切除、脾蒂肾蒂大量结扎等医源性损伤;截肢时股动静脉结扎;在甲状腺切除术中,可以发生上极动静脉的大量结扎。外部暴力作用于软组织,将软组织挤压到骨骼上。比如肩部和臀部的挫伤会造成局部损伤,颅骨骨折会造成脑膜血管。3.由于其他原因,动脉瘤逐渐产生粘连和腐蚀,最后刺破伴随的静脉,甚至肿瘤溃疡破成大血管壁。发病机制:动静脉交通可分为直接型和间接型。

5、PETCT能够查出脑 血管畸形或者动静脉瘘等疾病?

一般情况下可以检查CT下释放。但MRI在诊断脑血管畸形方面有很大优势,建议去正规专科医院进一步确诊。搏动性耳鸣的原因很多,不知道是大脑血管异常还是动静脉瘘!PET/CT不是诊断这些疾病的手段。去北京天坛医院血管 X线或MRI 检查确诊,看是不是脑子血管畸形。如果是,可以用三种方法治疗:一是栓塞,二是伽玛刀,三是开颅手术。


文章TAG:血管  检查  血管瘘检查  
下一篇